有关于纺织厂旧仓库的事,那绝对是最近的一件大事。
早就有人等着通知,可没想到会来得这么快。
许谭没想到双双就在家,他在厂子里听到消息就和大哥兵分两路,他来家属院通知爸和丽珠,大哥就去街道办通知双双。
看来大哥得白跑一趟了。
他直接跑到双双面前,把厂子里的事说了一遍,“他们都说厂子里的两个厂长互吵了一架,最后副厂长吵赢了但也没完全吵赢,三点半就仓库开仓,只销售四分之一的瑕疵品,一直卖到六点下班, 过时不候。
简单点就是卡着时间、卡着定量,能不能买到全凭运气,就这都还是副厂长争取来的。
上面有一个老迂腐的厂长在,纺织厂还是头一次有这种厂内的福利,所以消息一传出工厂就没人有心思干活了。
要么请假回来喊人,要么直接偷偷旷工。
还在岗位上的大部分都是已经有家人回来报信的。
他继续说:“姑姑已经在厂子里排队,她让你带着钱过去,咱们得赶紧着些,不然等会旧仓库那边会特别拥挤。”
“去去去,我也去!”周大爷先坐不住了,将自己的工具以及木块都收拢在一块,跟着就进了屋子去拿钱,还不忘喊一声:“小姜,不急着一时半会,咱们先买了布回来再继续干,老婆子可是说了,买了布今年就给我做一件新衣裳呢,可是好些年没穿
过新衣了。”
“行,那就晚点再来。”姜双双也有些期待,把东西都放好后就进屋拿钱。
钱并不多,她手里剩下的十五块以及妈攒下的十九块,加在一起也不过三十四块多点。
不过这些钱肯定不能全用来买布,最后她只带了二十块钱出门。
市面上一市尺的棉布大概在两毛五到四毛之间。
但厂子里卖的是瑕疵布,根据瑕疵的程度价钱肯定各有不同,但怎么着都会比供销社来的便宜,而且还不用布票。
她准备的钱不多,但是她打算用鱼干和腊肉去换,尤其是野猪肉,那么多能供他们一家人吃很长时间,倒也没必要全部都留着,完全可以拿出一部分来换置其他的东西。
比如说这次的布料,二十块钱大概能买到一百市尺的棉布,三市尺大概一米的样子,也就是三十三米左右的布料。
像一套女士的单衣长裤,最少也得用到两米五的料子,一百市尺大概能缝制出十五套左右的衣服。
怎么说都要比供销社两三块钱一件上衣来得划算。
不过最后缝制出来的肯定没有十五套。
因为这都是瑕疵布,得将有瑕疵的地方裁掉,要是运气好挑的都是一些瑕疵少的料子,应该也能做出十二三套来,要是瑕疵的地方多怕是只能出十来套。
不过再怎么着都比在供销社买成衣来的划算。
要不为什么这么多人盯着瑕疵品?
还不就是因为有便宜能占。
当然,她算得这些都是特普通的薄棉布,其他布料的价格会多少上涨一些,所以二十块钱买布远远不够。
他们家四口人,再加上程同志吧。
二十块钱五口人最多只能置办出两套衣服,夏天穿了冬天就没新衣穿,冬天穿了夏天还得穿旧衣。
现在还算好的,之前没分家时他们一家四口柜子里的衣服少得可怜,而且还全都是旧衣服。
原身和大姐身形差不多,两人的衣服还能交换着穿,姜小舟在他能记得起事后,就从没穿过新衣服。
所有的衣服都是姜爸生前留下来的,将那些衣服改小了穿,个头大了就减掉一截缝起来,等姜爸生前的衣服用完,便将能用的地方裁下来当补丁。
去年姜小舟的裤腿衣袖就短了一截,大冬天稍稍动作大一点,就能看到脚脖子,冻得青白青白,实在是冻得受不了就用一块废料子缠在腿上,也能抵寒。
等分家后许妈自己拿着工资,除了她着急去相看买得成衣长裤之外,给大姐和小舟都是买得布料,再找人帮着做。
她那一套,上衣两块七毛长裤三块六毛,给大姐和小舟买得就是布料,但料子选得是最鲜嫩的色和厚实的款,价钱要比普通的纯色贵一点,最后做出来一套也在四块左右。
不只钱,就这一些将家里的布票都掏了空,还在外面换了不少。
搁在寻常人家里,三套衣服相当于一个临时工一个月的工资。
这就是为什么家家户户宁愿缝缝补补也舍不得花钱买套新衣,要是往百货大楼走一趟,一件的确良的衬衫就得七八块钱。
真不是寻常人掏得起的。
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,这次纺织厂处理瑕疵布才这么多人抢着去。
一算下来差不多砍半,谁不心动?
姜双双也心动,所以出门后并没有马上赶去纺织厂,而是站在另外一间门前喊了一声,“许婶子,你好了吗?”
“好了好了!”许婶子挎着一个小包出来,包里装得鼓鼓,显然带了不少碎票子,她迈着大步走到小姜身边,小声确认着:“小姜啊,咱们先前说得事还算数吧?”
“当然算。”
“那就好。”许婶子笑眯了眼,意有所指道:“那我就敞开了买?"
“买!”姜双双也跟着说,“小舟熏的肉不少,晚上你来 -->>
59、第 59 章(一更)